Livehouse|浩瀚宇宙中,我们在找寻着什么?

Posted by:

|

On:

|

, ,

*所有引用资料都已附链接,点击文中相关文字查看更多。

告五人,落日飞车,椅子乐团,白日密语,动物园钉子户,涂闻打印店,橘子海,福绿寿,甜约翰,棱镜,新裤子,后海大鲨鱼,夏日入侵企画,霓虹花园,deca joins,五条人,脏手指,Chinese Football,Chinese Rock,Schoolgirl bye bye,康士坦的变化球,回春丹,布朗尼,白噪音乐队,蛙池,昨夜派对……

这些乐队,是10年代后兴起的被网易云划分为“另类摇滚”的独立乐队,他们通常在名为Livehouse的场所演出。Livehouse,起源于日本,是一种没有观众座席、使观众直接面对舞台的中小型演出场所,它们大多数可同时作为酒吧使用,多用于摇滚、民谣和布鲁斯演出。


Livehouse在千禧一代中是“浪漫”的代名词。在一片蓝紫色的灯光中,你和最好的朋友/恋人依偎在舞池中间,台上你们钟爱的乐队唱着“或许这就像月震吧,我对你的心动,你永远也不会知道”,身边的面孔没有一张是熟悉的,可是你们都手拉着手,随着节奏摇摆,你护着手上的酒杯,避免它被打碎。
这是livehouse.

Livehouse的氛围


而上面这句我引用的歌词来自白日密语乐队的Moonquake(月震),在这首歌的网易云评论区,年轻人们是这么发表感想的:

  • 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?我给你贫穷的街道、绝望的日落、破败郊区的月亮。我给你一个久久地望着孤月的人的悲哀。
  • 遥远的月亮每年都会发生几千次月震,月亮轻颤,地球上的人却浑然不知,就像你站在我面前,却永远不知道我内心的悸动。

虽然这些感想大多是别处抄来的。

白日密语乐队现场

特点

我在圣诞前和很久没见的好朋友去了人生中第一场livehouse。在耳机上听来非常普通的旋律在现场直击心膛,屏幕上的蒸汽波背景带我们潜入了赛博朋克的世界,有关宇宙和时间的歌词带着我们飞驰在自己走过的每一段感情之上。


“我会想念过往与将来,但此刻,只有音乐。”

比如,白日密语的Marry My Generation在耳机上听其实非常普通,但在现场,副歌歌词亮起,主唱举起的双手,台下的人们同步的舞步,让这首歌突然有了震撼夜空的力量。此外,乐队编曲中常见80年代“复古”合成器,歌词中则常见英文和英语电影采样。

市场

Livehouse performance从2017年开始在国内兴起。为什么是2017?因为千禧一代,也就是我们,成长到了16-18岁的成人年龄。
我们这一代是什么样的?


生活在相对富裕的环境里,国家主动又被动地打开国门,被西方文化浸润。尤其在livehouse频繁落地的沿海大型城市,16-18岁的青年人讨论的是酒吧、或许有些荒谬的爱情和颓废,我们的话题越来越激进,也越来越反叛。

Livehouse正是情绪、激情、浪漫和颓废的集合体。千禧一代见证着Livehouse的成长,比如,目前国内最大的Livehouse场地方之一Modern Sky,从零星一两家到几十家,用的不过只是四年的时间。

浪漫主义

关于live music和livehouse这一演出形式,从前文提到的听众的评论中,包括歌曲的歌词、现场的演出氛围,都可以看出这是被大众赋予“浪漫”定义的一种音乐。为何大家崇尚浪漫?


也许将这种纯粹性的感受上的浪漫定义为浪漫主义有失妥当,但我们可以从浪漫主义一词的历史和定义中管窥“浪漫”感受的来源。浪漫主义,起源于工业革命时代的欧洲,强调人类感情和个人主义,反对大机器化生产下对人身的压迫和规则纪律意识下对个性的抑制。

类比到今天,浪漫主义类似于“躺平主义”的柔化版。在难以实现阶级跃层的中国社会,努力能带领人们走向成功的说辞显然已经过时,取而代之的是依然相信努力就是胜利的病态或说无奈的“内卷”行为,或干脆选择“躺倒不干”的躺平主义。这里需要纠正的是,躺平并不是颓废的代名词,它是一种无声的反抗,是一种无奈的折衷主义。

在中国,过长的工作时间、不平等的工作资源、严重缺乏的教育都客观存在,但工会、反抗、发声并不被允许,在“微博法庭”、“网络发声”、“封号大赏”等现代网络语境下的流行牢笼中,我们看到了人们在网络上大胆而又小心翼翼的嬉笑怒骂。他们说,“站着站不起来,跪着不甘心,所以我们选择躺平。” 在病态、畸形的社会中而无法找寻出路,沉默地反叛不失为一种坚强的抵抗手段。

躺平”文化其实起源于日本,在日本,这一反抗文化已经从曾经消极的“蛰居族”演变为“大笨蛋”联盟。在松本哉的社会学书籍《世界大笨蛋反叛手册》中我们可以看到,日本的“躺平族”之所以称自己为“大笨蛋”,是因为他们是一群纯粹的理想主义者,不顾社会的枷锁,憧憬着自己的理想,虽然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断跌倒,仍然磕磕绊绊地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照顾“大笨蛋”好友们的住所,为寻找真正能促进心中“理想”实现的工作和社会运转模式而不断前进着。年轻人们中的“大笨蛋”也越来越多,他们因为善良和纯真而被社会理解为蠢笨,因为理想与现实的格格不入而时常落入窘迫的境地。但是的,他们是反叛者,是先锋。

于是在一种广泛性的反叛与迷茫中,我们不自觉地寻求“浪漫”。我们想找寻,世界本也是这样无意义的、孤独的证明,我们想用陌生人相似的情感填充自己,我们在短暂的三小时中体会靴子撞击地面的快感、一头栽入没有工作的假想过国度中,我们想将个人主义的情绪放大到极致。
内耗中快要变成抽水泵的社会压力,也许是千禧一代“浪漫主义”的根源。


带着期望与落魄,我们认同着像这样的歌词:因为蝴蝶那晚捎来的消息绝非偶然,那是宇宙天地里早已的安排。(椅子乐团 树屋)

流派

如前文中所说,在livehouse中演出的乐曲大多属于这三种流派:摇滚、民谣、布鲁斯。因为文化环境问题,在我国,布鲁斯并不常见,所以在中国livehouse上演的曲目以摇滚和民谣为主,而当今的“独立乐队”则大多结合了这两种风格。


摇滚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“叛逆的青少年们”。在二战还未消退、冷战已悄然升起的世界阴霾中,青少年们对于父母和社会不仅对于外在表现、更是对于他们灵魂的控制和他们不得不的言听计从表示困惑和反抗;在英国,以披头士乐队为代表的“嬉皮士”风格,更是象征了西方世界上世纪60-70年代反抗时俗政治的青年人(可以参考电影“因父之名”)。

但其实摇滚更是“清教徒式的”、“守规矩”的音乐。“猫王”Elvis Presley曾在采访中表示,自己是个十足的“乖小孩”,比如,在可以逃避兵役的条件下,他还是乖乖“服从”,选择加入军队。与其说这是为了高尚的“爱国”情怀,不如说这是冷战背景下社会培养出的具有较强规则意识的青年人。所以,摇滚其实是极其矛盾的,它是反叛、也是服从,是在甲壳虫壳里寻找裂缝的光。


这种矛盾,巧合地,也正如我这次观看的演出名:热带圣诞。Livehouse music,是在不可能的可能中,为青年们搭建起一座避难所的存在。

Livehouse门票

而民谣,最初的定义是“歌手不确定的、表达文化的、在民间传播的音乐”。它随之而来的民间性、随意性、文化性也让民谣成为了传播心声的音乐,成为了“非流行”的纯粹的音乐。

谁知?或许我们追求的,又只是镁光灯下震动心跳的鼓点和迷茫孤独的词句。在一座几百个人的小房间里,我们被暂时联结了起来,被赋予了同一个属性:追求浪漫主义而又时常失败的年轻人。